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去评价“对与错”,因为一座企业的运营与决策,源于人,也并非全在人!更无法规避“成与败”!因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潜在的挑战与威胁无处不在,就像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的两个主人公一样,同样的抉择,并非会成就同样的成功!
万事皆有因
“酒精”是天冠集团的“根”,作为一个1936年成立的企业来说,南阳天冠经历了从“南阳酒精厂”向天冠集团的飞跃,曾经的成功,让南阳天冠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籍籍无名到声名远播”,这得力于几代天冠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更得益于时代带给天冠最好的契机!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酒精厂”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南阳天冠顺利的脱颖而出,与国内数一数二的石油企业“中石化”不惜抛来橄榄枝,以合资的方式成立了天冠下属最大的“公司”河南天冠燃料乙醇公司,这其中天冠集团控股60%,中石化控股40%,而自此开始,天冠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运转”阶段,而在这个阶段里,南阳天冠集团最大的“利润”点,并非来自于其经营利润,而主要来源于国家补贴,据曾经的新闻报道中:
投资大、收益小,流水大、见效少,这无疑显露出很多“国企”失败的原因,表面上“财大气粗、煞是好看”,但实际上呢,银行贷款、偿债压力、投资情况等,经济活跃时,尚能维持,一旦遭遇政策变化、资金压力、经营受阻等突发状况,结果自然是可怕的!
资金是短板
无疑,企业的发展对资金的要求是相当大的,何况一个拥有上千名员工的天冠集团,在天冠发展的过程中,不时传出:内部融资的信号,似乎天冠集团一直都存在资金链短缺的情况,这我们从去年与南阳建设银行的借贷纠纷中也可以看出:南阳建行对天冠集团下属的部分车辆和置业进行了保全,甚至对天冠集团的法人提出了限制消费令。
实际上,资金压力一直是天冠集团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早在2008年,就传出天冠集团寻求内部员工内部融资的信号,倡导员工以资金的方式进行入股,和企业共渡难关,但事实上,当时的天冠集团正处于意气风发时期,即便员工们有难度,但依旧选择和企业在一起,帮助企业、也同时在救自己,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到了2014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油价影响,燃料乙醇售价现断崖式下跌,加上货款不能及时收回,银行、融资租赁等借款造成财务费用过高,以及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形成大量到期不能能清偿的债务,最终在2020年底,真正的结果出现了:破产清算!
地方国企究竟“危机”在哪?
天冠“清算”了,不是第一个,也绝非最后一个,作为一个地方企业的名片,他曾经的辉煌、曾经的作用、存在的贡献,无论如何也无法泯灭!但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
一个企业的成功,绝非容易之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管发展和完善,除了竞争与压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市场的导向,及时改变策略,有时候“沉下去”、“俯下身”比“抬头走路”更重要!
近些年,国家正在进行合理的机构改革,从简政放权到深入一线,可谓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作为一个国企来说,更应该从中汲取“内部机构的深化改革”,把“权力”放在笼子里的同时,吸取私营企业重“市场”、严“服务”的经营意识,既要获得政策带来的“宏利”,也要看到市场这一块真正的“大蛋糕”!
后希望,这次重组,能带给天冠转型的契机,重塑“南阳第一国企”的辉煌,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新的榜样力量!古语云: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回想1936年建厂时的困境,回望2002年曾经的辉煌,此时不晚、基础也要好得多!希望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天冠在明天依旧能成为绽放在南阳盆地上一颗璀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