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产,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2023-12-20

在生活及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破产”一词,但是“破产”究竟代表什么,企业破产的条件有哪些,如何申请企业破产以及企业破产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今天的普法小课堂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有关于企业破产的相关知识,和大家一起揭开有关于破产的神秘面纱。

一 什么是破产

法律上的破产是指债务人因不能清偿债务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申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广义的破产制度包括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破产和解制度。

1 重整

是专门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的法律制度。

2 和解

是指为避免破产清算,债务人企业与债权人会议达成以让步方式了结债务的的协议。

3 破产清算

是指破产管理人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处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则对破产财产进行分配,最终目的是企业注销。

图片

二 破产的条件

1、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2、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三 企业破产的管辖法院

1 向哪里的法院提出申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企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债务人住所地是指企业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当企业的注册地与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一致时,以后者为准;债务人无办事机构的,由其注册地人民法院管辖。

2 向哪级法院申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的规定:

(1)基层人民法院一般管辖县、县级市或者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企业的破产案件。

(2)中级人民法院一般管辖地区、地级市(含本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企业的破产案件。

(3)纳入国家计划调整的企业破产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企业破产案件,或者将本院管辖的企业破产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以及下级人民法院需要将自己管辖的企业破产案件交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因特殊情况需对个别企业破产案件的地域管辖作调整的,须经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四 申请破产需要提交的材料

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应当提交破产申请书和有关证据。破产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申请目的;

(三)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

债务人提出申请的,还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职工安置预案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五 破产财产清偿顺序

(一)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由债务人财产随时清偿。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先行清偿破产费用。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或者共益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并予以公告。

(二)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1、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2、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3、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六 企业破产的法律后果

一 对公司的法律后果

1、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管理人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应当经人民法院许可。

债权人会议有权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

2、公司从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即丧失对自己财产的管理权和处分权,其全部财产管理人接管。

3、公司未履行的合同,由管理人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管理人自破产申请受理之日起二个月内未通知对方当事人,或者自收到对方当事人催告之日起三十日内未答复的,视为解除合同。

4、有关公司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

5、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1)无偿转让财产的;

(2)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

(3)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5)放弃债权的。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债务人有《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但是,个别清偿使债务人财产受益的除外。债务人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或者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行为无效。

二 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后果

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人员,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三 对公司股东的法律后果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股东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主张其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上述情形系实际控制人原因造成,债权人主张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四 对债权人的法律后果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对个别债权人的债务清偿无效,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债权人应当在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不得就该债权提起诉讼;已经开始而尚未终结的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应当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后,该诉讼或者仲裁继续进行。

破产宣告使得有财产担保或者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可以经由担保物或者特定财产获得优先清偿。普通债权人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通过法定程序从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

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